電動車上樓、“飛線”充電等問題是不少老舊小區的頑疾,不僅存在安全隱患,還易造成鄰里矛盾。學院路街道堅持“疏堵結合、標本兼治”,分“五步走”大力推進老舊小區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治理系統性工作。
第一步:考慮細節 充電設施更便捷
居民之所以選擇室內充電,主要原因是老舊小區普遍缺乏便利的停車場所和充電設施。為此,學院路街道劃撥專項經費,用于增設電動自行車專用停車棚,并建設公共充電樁,居民通過手機掃碼或刷卡的方式即可便利充電。同時,為了保證停車安全,還為每個車棚配備了滅火器、煙感器以及電子監控探頭,與物業監控網絡并聯,實時監控停車場情況,實現防火、防盜雙保險。為高效防止電動車上樓,節省人力成本,學院路街道首選科技手段,為居民樓電梯加裝“電動自行車進電梯智能阻止系統”,居民只要推著電動車進入電梯,電梯門就無法關閉,且轎廂內會發出“電動車禁止進入電梯,請立即退出”的語音提示,成功將電動車阻擋在樓下。在安全宣傳引導方面,學院路街道別出心裁,制作了一系列短視頻,將安全常識技巧寓于生活實際,以喜聞樂見的短視頻形式進行廣泛傳播。同時,街道還在社區舉辦消防安全“大體驗”活動,讓居民模擬親歷火場逃生、撲救的全過程,在百姓家門口就能獲得沉浸式的學習體驗,居民紛紛表示“這種宣傳挺好!”
第四步:嚴格管理 檢查清理不放松
從2019年至2021年,學院路街道不間斷開展“星夜護安”消防夜查已有三個年頭,一支由屬地、消防、公安、社區、物業組成的聯合檢查隊,披星戴月出動,對社區內違規停放、充電的電動自行車、堆物堆料等進行動態滾動清理,敲門入戶宣傳居家用電常識,居民們的態度從一開始的不理解、不支持,向著主動配合轉變。這項工作更是吸引和打動了學生們,大家志愿成為“小小消防宣傳員”,為保衛家園安全貢獻出自己的力量。學院路街道始終將源頭管控擺在重要位置,對轄區5家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進行定期巡視巡查,嚴格規范經營場所內電動自行車停放、充電管理,督促相關經營管理人員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和應急自救技能培訓,切實保障安全管理。截至目前,學院路街道累計建設新電動自行車停車棚5座,清理舊車棚90余座,建設公共充電樁/柜1000余個(其中新增惠民充電樁項目500余個),可滿足12000余輛電動自行車同時充電的需求。同時還增配煙感報警器3900余個,印制消防宣傳海報5萬余份,舉辦各類消防宣傳活動10余場。